欢迎访问延边州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官方网站!
各国企业家代表在2018第五届东北亚企业发展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时间:2020-06-10 10:49:59 作者:

 
智能制造推动医药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秉安
 
        尊敬的金硕仁会长、尊敬的各位国际友人、企业界同仁,大家好!
        我们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是吉林敖东药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今年9月8日,公司成立20周年。企业自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敖东集团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各级企业联合会的精心扶持下,克服了前进中的各种困难,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升级转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投资拉动、项目带动、绿色推动”发展战略,保持了连续10年快速发展和连续5年蝉联延吉市属企业纳税总量和人均纳税第一的好成绩。特别是近三年,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企业精神鼓舞下,企业发展步伐加快,由成立时的总资产5千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5亿元;年产值由不足70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1亿元;年创利税由成立时的102万元,发展到现在的3.5亿元。2017年全员人均创产值330万元,人均实现利税110万元,其中,人均上交税金63万元,普通员工年人均综合收入6.32万元。
        医药大健康做为朝阳产业,关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联合国有关部门将世界医药制造业定为未来世界主导产业。
        既然是世界主导产业,就将会激烈竞争。
        目前,我国医药制药业的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药品质量的竞争、疗效的竞争、价格的竞争,最终走向品牌、品质的竞争。
        虽然中国改革开放40年了,但是,中国医药制造业同西方发达国家比,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还相对滞后,市场竞争仍然是传统的竞争手段。6000多家国内制药企业大多数还处于工业2.0+的水平,110家生化药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距离智能工厂还有较大差距,整个行业还处于接受新理念、新技术的阶段,有部分企业已经在尝试进行系统化的规划、设计、分段实施智能化工厂的基础的架构。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第一个视察过的医药制造企业和走进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现代中国医药企业,率先实现智能制造是我们唯一的选择。2015年8月,我公司与国内外一流医药制造设备企业合作,科学谋划我公司智能化建设方案,在公司冻干粉针剂生产车间,推进生产全过程动态数字化、制造和管理信息化、生产全程可视化。这是在资源配置、工艺优化、风险控制、提高质量、产业链管理、节能减排及安全生产等全方位、全要素的一场彻底“革命”。通过智能制造,保证了产品从调配、灌注、冻干、轧盖、侦检、贴签、包装等全过程每一环节都自动化、数字化、可控化,从而实现了生产全流程可控和提高产量、保证质量、增加效益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实际行动落实了习总书记视察我公司时的指示精神,做到了使每一种药、每一粒药都安全、可靠、放心。经过三年实践,我们感受到智能制造在以下方面受益匪浅。相比传统生产工艺:
        (1)制造成本降低了12%;
        (2)生产人员减少了80%;
        (3)药品品质极大提升,生产能力提高了25%;
        (4)实现了对物流、能流、资产的全流程监控与高度集成,建立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生产工艺数据自动数采率达到97%以上。
        (5)采用先进控制系统,工厂自控投用率达到98%以上,关键生产环节实现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
        (6)建立制造执行系统(MES),生产计划、调度均实现生产模型化分析决策、过程量化管理、成本和质量动态跟踪以及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一体化协同优化。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智能优化。仅智能侦检机“药品含氧量”指标一项,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由人工检测无法判定,造成流入市场的药品在效期内无法保证质量,给人民群众安全用药带来的风险。
        (7)实现有毒有害物质和危险源的科学检测与监控、确保药品安全。
        智能化制造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15年公司荣获吉林省质量奖。2016年“注射用核糖核酸II”跻身于国家品牌“百强品牌”位列第31位。“注射用核糖核酸II”的智能制造,缩短了与我公司与世界先进医药制造的距离,加快了与世界医药制造接轨的步伐。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公司在智能化制造和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这些仅仅是刚刚开始,按照企业发展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与其他兄弟单位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认真摸索从传统制造到精益智制走向智能制造的新路径,以精益管理和精益制造为目标,有计划分步骤地在所有生产车间全面推广智能化建设和在经营领域逐步实现智能化服务销售新模式。新时代,实现新跨越,为打造“百年敖东”,实现美丽中国梦,迈向新征程!
        谢谢大家!
 
 

 
抓住机遇 大力发展延边信息产业
 
神丰信息技术(延边)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永春
 
        目前,全球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蒸蒸日上,信息技术产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改变了诸多传统制造业以及创造出诸多新兴制造业,正在整个市场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最终将会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以及新的经济增长点,随之全球制造业格局将面临重大调整。
        软件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2008 年至 2015 年间,中国软件行业市场总量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软件行业业务收入从 2008 年的 7,572.88 亿元增长到 2015 年的 42,847.92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8.09%,高于国家GDP的增速,中国软件行业近几年的增速应该用暴涨来描述。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提出过“东北亚区域经济开发”的设想,但是之后因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环境不稳定等因素,导致这一区域经济开发没能实现实质性的进展。
        目前东北亚区域经济开发的最大障碍——朝美政治问题奇迹般的有一个缓和的迹象。如果朝美问题缓和,消除这一区域发展的最大的政治障碍的话,作为地区据点城市,延边必将迎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旅游、贸易、信息产业必将在这一区域突破性的发展,必将成为延边地区的龙头产业。
        上世纪90年代日本软件外包项目一般集中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地,外包给中国的单价是25万日元-30万日元/人/月,按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2.万-2.5万/人/月。目前日本外包给中国的单价上涨到30万日元-35万日元/人/月,不过由于日元汇率的下降,人民币单价还是没有变化,换句话说日本外包单价增加导致日本负担随之增加,但是对于接受项目的中国来说单价并没有变化。这样随着大城市物价飞速上涨,项目开发原价飞速的上涨,原价已经今非昔比。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软件企业仅靠日本外包项目已经无法维持,纷纷转到国内项目。这意味着国内软件项目单价比日本项目单价更高或至少持平。
        相比之下近年来日本因为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年化、劳动人口不断地下降、人才的空洞化越来越严重,客观上需要人工智能或自动化设备来代替手工操作,这又意味着客观上要求计算机软件项目将继续暴涨,中国国内的各大软件外包企业纷纷拒绝日本外包项目。这种大环境的变化对延边或者国内2-3线城市来说不能不说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延边地区,要是软件项目单价能达到1万元/人/月以上,应该说非常有魅力。我们有语言和地缘优势、物价低廉,只要政府下决心带头做好长期坚持培育和扶持有发展前途的软件公司让它形成规模,延边将很容易形成软件产业发展基地。
        随着东北亚区域最大障碍趋于缓解、这一区域的开发越来越成为现实,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延边地区,最显眼的最快的成就将是延边地区IT产业界非常容易的获得,廉价而高质量的北朝鲜劳动力来解决当地IT人才缺少的问题。朝鲜族具有(含北朝鲜人)很容易学日语的特性、还有民族习惯和生活习惯非常接近,这种潜在的基本特点最适合跟日本合作开展业务,特别是在日本IT领域的合作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目前日本IT领域面临项目暴涨和人才空洞化的社会大环境带来的矛盾,无法招聘足够的人才提供给这一领域,北京、上海、杭州、大连等地的老牌日本软件外包企业,因为自身成本的上涨和日元汇率的下降带来的项目单价不变,又无法接受日本项目,或不太愿意接受日本项目,这恰巧是给延边带来的机遇。 IT产业发展不可能短时间内取得轰轰烈烈的成就、需要务实的长时间的坚持和积累才能建立起来。
         延边可以借鉴中国国内大城市的经验,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IT产业发展可以分两个阶段布局。
        第一阶段是学习、积累经验、培养高端人才、形成产业大军。
        延边目前没有高端的IT技术员和 IT相关产业高端管理人才,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的技术和经验,先从软件外包入手培养自己的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利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地缘优势首先开展日本软件外包业务。
        90年代初兴起的日本留学潮的推动下,目前3万多的延边人在日本滞留,年龄大概35-50,他们当中很多人即有技术、也有一定的事业。打算回国的人很多,但是拒绝北京、上海 等地,因为回到北京、上海等地,对延边人来说还是外地,不如在日本原地不动、但是延边地区又无法给这些人提供可发展的空间,只要回来就是失业状态。如果政府创造条件巧妙地利用这一群产业队伍,延边将会获得双赢(WIN-WIN)效果。就是说延边可以利用这些条件发展自身的IT产业,可以给延边地区开拓新型的产业领域,对回来的人来说落叶归根有了归属和家人团聚,对个人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拓展了更广阔的事业空间。
        第二阶段是往高端领域挑战,发展自身知识产权的产品
        大概经过10-15年的第一阶段的发展、延边将会IT领域会储备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开始有能力开拓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高端领域。
        2025年是我国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年,提出了5大工程目标。它的核心是人工智能、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一句话就是一个离不开计算机软件的制造工程,可以预料到我国的软件产业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会继续会保持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
         我是神丰信息技术(延边)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先简单介绍下公司基本情况。
        神丰信息技术(延边)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12日,是一家日本丰田公司旗下的软件企业。总投资50万美元,现有技术员34人、年出口创汇50万美元,是本地区唯一一家日本独资兴建的软件企业。
        企业主打产品有;汽车销售系统管理、企业ERP系统,现代物流管理系统、企业人事管理网络化、电商平台开发与维护、智能手机与3D打印机互联与控制…等。
        目前我们又开辟了一个新的业务领域;服务外包业务(Business Processing Outsourcing)简称BPO。公司已经有软件外包ITO(IT Outsourcing)和服务外包(BPO)团队。
        公司成立至今已经承担了延边建设局“招投标网络化”、延边地理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电商平台“闪讯网”...等8项本地区的软件项目,其中2009年承担的延边州建设局的网络招投标管理系统属省内首创、填补了省内技术空白。在国内又承担了来自上海、北京、大连、杭州…等地的软件项目31项,承担了来之日本母公司的项目100多项。
        公司技术涵盖传统的技术以外,在JAVA,Python,WEB开发,移动端开发等诸多领域已经具有了强大的技术储备(在最近刚刚兴起的网络语言Shell、Python,网络构筑、智能手机、智能识别技术…等技术领域已经拥有优秀的技术储备),公司目前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软件商品14项。
        公司目前人员稳定、制度完善、组织结构严密、技术储备坚实、国内外人员交流活跃、教育体系健全。能够承担销售、物流、业务管理、财务、数据统计、网络销售、教育、等技术领域的国内外软件外包项目。
        但是公司成立之初到至今不是一帆风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展业务并不简单。在此我想给各位代表介绍我们公司历程以及面对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我们公司成立至今13年可以分成4个阶段来概括。
        第一阶段是刚刚投资兴建公司的前3年,是学习、适应、摸索的阶段。
        中国区域广阔、各地区习惯和思维方式都不一样、不能仅靠国外收集过的信息来一蹴而就。延边地区是中国国内非常偏僻、文化氛围非常独特的地区,和中国的其他地区有一定的差别。这一阶段主要问题是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当地虽然教育水平很高,但是没有一个产业龙头、无法稳定住人才、导致人才外流的现象非常严重,受教育越高,人才流失越严重,形成了恶性循环。
        开业之初公司制度全部照搬日本母公司的模式,严重脱离当地的情况,延边地区的大环境和公司制度的僵化进一步导致员工的流失。
        第二阶段是面临破产的危机阶段
        2009年美国雷曼兄弟事件引起的全球性的次贷危机和2010年东日本大地震。日本国内经济形势严重恶化,好多已经上马的项目突然暂停、项目聚减。依靠母公司的项目维持经营的延边神丰突然面临破产的境界。
        第三阶段是整理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以暂新的经营模式重新崛起的3年。
        2011年公司董事会讨论决定再一次增加投资额、日本的经营方式只能作为大原则参考,具体细节按照当地的模式重新制定,日本不再参与具体细节的管理。
        这一期间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1. 实现了弹性工作时间制,每天工作时间定为7.5小时。上班时间在上午10点之前就可以。
  2. 实现了教育体系的变革和完善,优先安排优秀的年轻员工参加国内外交流会、博览会、出国深造。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重视与栽培,给员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3. 工会组织的建立和公司内部活动定期化,选举公司内部最年轻的员工来组成工会,负责组织公司内部的员工业余活动、公司负责落实活动费用和把握活动性质、不再干涉活动具体内容。
  4. 工资待遇的提高及薪酬管理制度的改善,工资待遇按照普调、本人能力、工作效率、工作表现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 公司理念的建立和制度化,动员全体员工制定公司的理念、每天利用早礼时间一起宣读、形成公司特有的企业文化氛围。
  6. 公司内部管理采用 计算机ERP系统管理。公司管理由人工管理转为制度和计算机辅助管理、实现了管理的标准化和可视化,人人都随时可以了解本人的生产效率、效益,给公司的贡献。
  7. 员工招聘范围缩小到吉林省。过去员工招聘范围定为全国、导致离延边遥远地区的员工工作2-3年之后、接受公司的培养有了一定的能力就要离开,以至于无法稳定公司人员、无法实现技术积累。
        此外公司组织活动时,常鼓励员工携带家属,让员工家庭成员参与活动,增加了对公司的信赖。还有和员工约定的事情必须要守信用…等
        公司目前非常稳定、由原来的年离职率达到50%以上降到目前的10%以内。特别是工龄3年以上的员工离职率几乎为零。改变了长期以来困扰着公司的不稳定状态,员工的稳定是公司经营的最基本的前提,特别是信息产业界更为如此,因为如果员工不稳定根本无法实现技术的积累。
        我们公司将每年招聘人数琢年增加至20%,确保人才储备以及培养公司的技术力量。大力拓展日本IT领域,今后5年内要发展成为100人规模的企业、10年内要发展成为200-300名左右的企业作为目标,精心策划、实施。
        目前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非常高、非常和谐,正在形成特有的企业文化氛围。我们正基于公司的良好发展和利用外部大环境的有利好转,正为做大做强而努力。
        企业克服不足,努力完善自己才能生存乃至强大。地区产业亦是如此。
        目前延边地区软件产业存在的问题有以下。
  1. 注册的软件企业数量已经不少、但形成规模的企业或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很少。小规模的企业无法承担或争取大规模的软件项目。
        应该尽快采取措施构建软件企业间的合作平台,企业间形成,技术资源共享、人才资源共享、项目信息共享、…等
        延边地区内软件企业间形成合作共赢胜于互相竞争的机制。
        1.扶持政策很多、但是实实在在的能够落实的政策很少。
        政府的扶持政策虽然很多、但是能够享受的对象企业一般为大中型企业,小型企业无法享受。延边地区的软件企业大部分都是小型企业,为了扶持这些小企业能够享受政府的扶持政策,政府应该把扶持政策标准修改或减低能够享受门槛,让更多的小企业享受,使之发展壮大。比如软件出口退税对象企业标准由年出口50万美元,调整为人均出口创汇1万美元以上、、、等。能够让更多的企业享受政府的扶持、尽快让企业形成规模。
        2.政府能够设置,人才招聘基金和教育培训基金,制定行之有效的基金管理模式,公平、公正、客观、有效的发放给软件企业,能够减轻软件企业教育培训过程漫长、负担过重的问题,从而政府能够有效地扶持有前途但是目前很弱小的企业。
        总之,形成一个产业,说来简单,行之不易,有很多困难和难题。但是只要常年坚持,从简单入手能解决的问题开始深入其中,逐渐地总结经验、摸索新的方针和政策付诸实施,长此以往,地区信息技术产业必将成长壮大。必将成为地区经济支柱。
 

 
韩国的实体经济与制造业以及今后课题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忠清北道经总副会长
李大应
 
目录
一、韩国制造业的现状
二、韩国的制造业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
三、韩国制造业的危机
四、东北亚国家间制造业共赢发展的课题
 
        一、韩国制造业的现状
        1、制造业在韩国经济中的地位
        * 自六十年代起制造业的增长引领了韩国的经济增长。六十年代培育了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七十年代后转化为重化学工业。
        * 1950年代韩国的制造业占GDP比重在5%以下
        * 1970年代至1980年代,随着工业化进程,制造业在GDP的比重上升到18%。
        * 在工业化后期时代,制造业的比重仍保持持续增长(2017年为29%)。1950年代后服务业的比重维持在50%~60%间,农业的比重从1950年代的30%下降为目前的1%。
        * 韩国的制造业比重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也属偏大。按照2016年的标准,韩国制造业的附加值比(在GDP中所占比重)达到了27.6%。这一数值不仅比15.6%的世界平均值高,而且还高于美国(11.6%)、日本(21.0%)、德国(20.6%)。
        * 基于产业发展的结构,制造业通常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会逐渐回落。但韩国是特例,其制造业还在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过去的十年,制造业所占的比重在世界范围内一直保持下降的势头。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美国、日本、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中国也面临同样的状况。但韩国却恰恰相反,出现了GDP在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持续增长的势头。
        2、韩国制造业的特征
        * 韩国的产业结构属于出口倚赖型。按照2017年的标准,韩国的的出口占GDP的43%,与德国(47%)并驾齐驱,同处世界最高水平。
        * 在韩国的对外出口中,制造业所占比重高达90%以上。
        * 从产业划分来看,韩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少数特定的产业领域。汽车与半导体等六大主力产品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
 
        二、韩国的制造业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
        1、韩国的制造业是对外出口的核心基础
        * 制造业生产总力的相当一部分都仰仗于对外出口。制造业总力的64.1%仰仗于对外出口。
        2、作为应对国内有限内需手段的韩国制造业
        * 按照2015年的标准,韩国对外出口额的92.5%是由制造业创造的。
        * 韩国的制造业通过对外出口,在克服有限内需的同时,对扩大外部市场做出了贡献。虽然第三产业中以电影为主的特定产业出口明显增加,但其比重还是微乎其微。
         * 尤其是1997年金融危机后, 韩国的制造业一直发挥着获取经济运行与发展所必需的外汇的作用。几乎无自然资源可依的韩国的国情决定了政府的财政来源只能依靠以出口为主的制造业
        3、以拉动投资提高经济增长潜能
        * 在民间投资领域,制造业所占比重为30.0%(2014),这比第三产业(27.7%)高出了2.3个百分点。
        * 尤其在对于设备的投资中,2005年以后一半以上的份额是由制造业完成的。
        * 考虑到制造业在GDP中所占的附加值(25%左右),制造业对于投资的贡献还是非常大的。
        4、以研发为途径,提高国家的技术竞争力
        * 研发投资的80%以上在制造业领域。1980年代以后韩国制造业的研发比重在国家的整体研发中一直超过80%的份额。与之相反,第三产业的研发比重却逐年回落,到2017年止于8.7%。产业的专利申请上,韩国专利总数的约77%,源自制造业。第三产业的专利数量仅占专利总数的16%。
        5、通过创造优质就业岗位,加强内需基础
        * 就业岗位的稳定性上,制造业远优于其他产业。韩国的临时劳动岗位总数中,制造业仅占8.0%,相当于第三产业78.8%的十分之一。制造业从业者中正式员工达86.3%(整体制造业平均为67.5%)
        * 制造业从业者的平均月薪为3.690千元韩币,不仅高于国内平均月薪,也超过了大部分第三产业。
        * 制造业领域创造的就业岗位增加了有购买力的劳动者,为扩大内需基础做出了贡献。
        三、韩国制造业的危机
        1、国际竞争力的下降
        * 韩国的制造业竞争力指数(CIP)被中国超越。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力指数2005年为第十七位,但是在2015年超过韩国(第五位)、美国(第四位)跃升到第三位。韩国的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在2009~2014年间维持在第四位,但在2015年下降到第五位。德国与日本的竞争力指数仍维持在世界第一和第二位。
        2、主打产业的竞争白热化与停滞
        *(钢铁)世界范围的供给过剩背景下,中国产品的市场渗透日益严峻。(石油化工)作为最大出口国的中国,自身需求减缓、自给率上升。(汽车) 高费低效的产业结构现状与市场占有率的下降。(船舶制造)造船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低迷,导致订单长期萧条。(半导体) 目前为止虽保持良好势头,但今后中国大举踏入该领域,供给过剩有可能导致效益下降。(显示器) 由于激烈的全球性竞争,单件商品的价格下降,效益性恶化。(智能手机) 由于市场占有率下降,加上在海外生产的比重激增,正从韩国的主打出口产业中脱离。
        3、创造就业的贡献度低
        * 制造业的就业人数比重以80年代末为顶点,呈持续下降趋势。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仅占就业总人数的16.8%(2017)。
          4、落后的产业结构以及增长模式的全球性变化
        * 与急剧上涨的薪资相符的单位劳动效率未得到相应提高。对于研发的投资规模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为4.2%,位居世界第二位,但技术贸易的收支仍为赤字状态。2015年,制造业的增值率为25.5%,在经合组织31个成员国中仅排第二十五位。
        * 世界经济处于低速增长期,与之相应的贸易增加率也一路走低,处于长期的需求低迷状态。依靠出口的国内制造业受过剩的产能困扰(开工率下降、 库存率增加)。
        5、对中国经济的依存与激化的竞争
        * 韩国的制造业对中国市场的依存度为24.8%, 海外投资中对中国的投资比重从2002年以后累计已达到了40%。中国市场的低迷有可能带来韩国企业的出口不旺与投资亏损,从而加剧制造业的危机。随着制造业中相当数量的主打产业与中国已呈竞争态势,其收益结构也将面临恶化的局面。劳动力市场的低效率已超过经济所能承受的底线
        *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竞争力指标排行榜中韩国在劳资双方的协同方面,在137个国家中仅排第130位(2017)。最近三年间的年平均协议薪资上涨率为3.6%,但与之相比劳动生产效率却呈负增长(-7.5%)。& 韩国的劳动生产效率仅为美国的49.5%(在经合组织35个成员国中排第29位)。最低薪资急剧上涨
        & 最低薪资上涨率:7.1%(2015)8.1%(2016)7.3%(2017)16.4%(2018)10.9%(2019)。
 
        四、东北亚国家间制造业共赢发展的课题
        1、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的东北亚
        * 韩中日三国是可以左右世界经济的世界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在钢铁·船舶制造·半导体·显示器等领域,三国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5-90%。
        * 三个国家主打产业的相当一部分都重叠在钢铁·船舶制造·电子产业,而且目前各国的上述产业在分工结构上均处于成熟阶段。日本在高精尖技术·零部件与原材料方面、 韩国在中端技术及其产品方面、中国在低端技术及其产品方面各自实现了分工。
       *  2008年由美国引发并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后,三国的上述产业在分工结构上开始出现变化。虽然目前正逐步过渡到竞争的局面,但其合作前景尚存。尤其是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变革之风强劲的朝鲜,若能积极参与到这一分工结构中,可以预想他们一定会实现再一次的大变革与大发展。
        2、朝鲜半岛新的经济版图构想与东北亚国家间共赢性经济协作
        * 文在寅政府的朝鲜半岛新经济版图构想,其目标不仅包括南北朝鲜,还包括周边国家共享繁荣。这一构想若能付诸于实践,对于正在经历半岛的和平、繁荣及制造业危机的韩国,对于其他周边国家,都可实现经济的同步增长。唯有一点,韩国的对朝政策中尚有核武器、缺乏信任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这一构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须格外慎重。
        * 朝鲜的核问题若能得到妥善解决、经济制裁也得到缓和,不仅会带来南北朝鲜之间的经济协作,更会带来国际社会的积极参与。经济协作也有可能扩大到全方位的合作开发、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
        2、通过实现朝鲜半岛新经济版图构想,确保制造业新的增长动力
        * 朝鲜半岛新经济版图构想,对于目前正饱受经济低迷、人口老龄化的韩国经济,可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还可对东北亚经济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朝鲜目前正在推进经济发展5年计划(2016-2020),并提出倾举国之力搞经济建设。还发表了将建设五大经济特区,网罗农业·工业·旅游·高新技术在内的22个经济开发区的设想。这不仅意味着南北朝鲜间的经济协作与东北亚的经济协作有这紧密的联系,也意味着新经济版图构想如能得以实现,韩国也可获得北方-南方经济圈经济增长的发展动力。
        * 朝鲜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基于经济开发的投资的活跃以及资源的开发,对于目前疲软的东北亚经济可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并成为另一经济增长动力。朝鲜丰富的资源、效率颇高的劳动力、低薪资等因素都有望为朝鲜成为东北亚新的生产基地发挥重要作用。
        * 文在寅总统的“朝鲜半岛新经济版图构想”,即使半岛未能统一,也要优先构建经济共同体(朝鲜半岛可扮演‘桥梁’角色-韩国可通过环东海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双管齐下,把韩国的经济活动领域扩展到朝鲜和大陆),目的是挽救持续低迷的韩国经济的战略+主导朝鲜半岛与东北亚的和平。
        * 预期成果将成为第四个迈入‘3080’俱乐部的国家,并以此实现人均收入达到5万美元,将潜在增长率从3%提高到5% ,每年创造五万个新的工作岗位,巩固韩美同盟的同时,均衡促进韩中协作,并以此为东北亚局势的稳定发挥主导作用。
        * 前提条件是通过‘5.24措施’的解除、离散家属的会面、金刚山旅游的恢复等措施,双边关系得到了改善;并以2+2(南北朝鲜、 朝美)会晤引领六方会谈,解决了朝鲜核问题,通过与周边国家的协作,成就东北亚的繁荣。
        * 朝鲜半岛新经济版图构想虽然以南北朝鲜的协作为核心,但周边国家的政策协作也必不可少。与新经济版图构想紧密相连的是新北方政策。目前韩国政府有意推进罗津-喀山间的物流·铁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以便打造韩国-朝鲜-俄罗斯三方协作的基础。韩国-欧亚大陆经济联合体FTA的签署,对中国一带一路构想的参与业已提上议事日程。
 
        参考内容
        * 韩国新经济版图构想的四大核心政策
        1、通过环东海、环黄海、毗邻地区的开发,成就朝鲜半岛的均衡发展。通过加强与北方经济间的联系,以图扩大增长潜力。
        2、此举可逐渐消除阻碍南北朝鲜之间商品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不利因素,以图扩大市场。
        3、增进南北朝鲜全体民众的福祉,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
        4、短期内主要开展促进朝鲜内部市场化进程,通过双边经济协作强化朝鲜国内经济与市场的联系; 中长期内有望实现消费品及生产要素的市场整合。
         * 关于构建经济·和平地带的三大构想
        1、南北双方共同开发金刚山、元山(观光)、端川(资源)、清津、罗津-先锋地区(产业园、物流设施),借此构建联系东海岸与俄罗斯的‘东海区域能源·资源带’。
        2、构筑连接首都地区(首尔-仁川-海州-开城)、开城工业园区、平壤·南浦·新义州的西海岸经济协作地带; 把京义线的改扩建、首尔-北京高速交通网建设等纳入‘西海区域的产业·物流·交通地带的建设’。
        3、构筑雪岳山·金刚山·元山·长白山旅游带;把韩朝间非军事区开发才生态·和平安保旅游区域。
 
 
 
 
中国健康食品产业与制造业
 
吉林韩正人参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重赞
 
        参加此次论坛的各国代表团成员以及各界来宾,大家好!
        我是吉林韩正人参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重赞。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以加强东北亚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为目的的东北亚企业发展论坛,并作为企业家代表发言。在此,也向金硕仁会长以及各位相关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按照主持人的提问,我首先对以“正官庄”品牌闻名世界的韩国人参公社在延边投资设立的吉林韩正人参有限公司做一下介绍。
         韩正人参(吉林韩正人参有限公司的简称)是韩国人参公社根据2011年与吉林省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延边新兴工业集中区设立的企业。成立时的注册资金约为1亿美元。2014年7月开始,我们开始把“恩珍源”品牌产品投放到市场。
        公司成立之初,我们的预想是用六年生人参为原材料主推红参保健食品。但在中国,保健食品的注册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我们不得以着手研发普通食品类产品。 截止到目前, 我公司已有20多种产品上市。因尚存各种不合理的限制性规定,再加上“恩珍源”品牌尚未得到广泛认可,我公司生产的红参产品,有一段时间在市场营销上遇到了诸多困难。
        我们公司这几年虽然在市场与营销上经历了种种困难,但公司上下齐心协力、迎难而上,逐渐打开了产品的销路。例如,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0%,而且有望取得更大的增长。
        我认为我们取得的这些发展,与“正官庄”独有的生产技术、严格的品质和安全管理以及坚持原则的经营理念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保障,我公司的产品才能以显著功效和良好的品质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信任与青睐。
        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自主研发出IPO管理系统,并把它运用到从原料种植到产品出库的生产全过程;还拥有了将红参原料经多次加工,生产出浓缩液、粉末、胶囊、片剂等多种剂型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
        其次、制造业是根据实体经济的动向,进行生产和投资的领域,实体经济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因此,制造业的成败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实体经济的影响。
        但是,随着中国国内经济和个人收入的快速增长,国人对健康食品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正日益提高,消费也随之增长。也正因为此,人参、红参产品的市场不仅客观,其发展潜力也巨大。截止2017年底,包括人参、红参在内的各类保健食品注册总数已达约16700个。而且人参、红参综合加工产品等各类产品的产销量也呈逐年增长态势。
        我公司成立之初,也是以原产参为主要原料开始的。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有能力主要研发、制造、销售多种适合消费者需求的各类保健品。这些产品有服用方便、便于携带的特点。有些产品则是为特定消费群体量身定制的。一直以来,我们用严格的品质管理体系把好产品的质量关,从而提高了消费者对我公司产品的关注度与认知度。目前,“恩珍源”产品已被评为吉林省名牌产品。我们相信通过努力,我们的产品一定会成为备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质产品,同时通过把好产品质量,为公司争取更多的荣誉。
        正如主持人提到的,目前,延边地区的人参加工业以及其他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在发展生产等方面,均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食品生产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禁止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和不当的生产工艺;
        第二,实行严格的质量标准、操作标准和工序;
        第三,毫不动摇地推行严格的质量体系
        尤其是在延边地区, 若要做大做强制造业必须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解决生产和经营所必需的技术人才问题; 及时解决生产设备和多功能配套设备零部件的供应和维护问题、缺乏相关维修企业等硬环境差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搞活制造业的前提。
         第二,只有解决延边地区滞后的基础设施问题,才能确保生产企业的竞争力。为兴起生产领域的一场新的革命,必须将制造业的生产工厂建设成集网络信息通讯技术(ICT)、物网络(IOT)、宏观数据、人工智能(AI)、云计算等为一体的智能化生产工厂。同时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政府层面的政策与资金扶持也是必要因素。
        所有的这一切,若能成为现实,势必会使相关生产企业如虎添翼,也必将为延边地区完成生产革新、确保企业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预祝此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